《来自+852的陌生回响》

2025 年 4 月 12 日 星期六(已编辑)
7

《来自+852的陌生回响》

第一章:不速之铃

西安的秋天,天空高远,阳光透过梧桐叶隙,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何琪涵,一位计算机系大三的女生,正坐在宿舍靠窗的书桌前,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屏幕上流淌着她正在调试的代码。宿舍里弥漫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和键盘敲击的细碎声响,这是她熟悉且安心的小世界。

突然,一阵与她常用手机铃声截然不同的旋律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声音来自于她放在笔筒里,几乎快被遗忘的那张香港SIM卡。这张卡是她大一暑假去香港旅游时顺手办的,后来主要用来注册一些需要境外手机号验证的学习网站和设计软件账号,平日里安静得像不存在一样。

“喂?”何琪涵拿起手机,清秀的眉毛微微蹙起,心中掠过一丝疑惑。

“这里是香港入境事务处。”一个冰冷、急促的粤语录音声传来,没有任何情绪起伏,“我们多次尝试联系您未果,现有一项紧急事宜需您即刻处理。如需广东话服务,请按1;普通话服务,请按2。”

香港入境处?找我能有什么事?何琪涵的心跳漏了一拍,难道是哪个注册信息出了问题?她犹豫了一下,按下了“2”。

短暂的等待音后,一个男声接入,语气听似礼貌,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距离感:“您好,请问是何琪涵女士吗?”

“呃,我是。”对方准确地叫出她的名字,让她心头的不安又加重了几分。

“何女士,我们系统记录显示,您名下有一个在珠海市登记的电话号码,近期被监测到涉及发送大量违法及诈骗信息。根据香港法例及与内地的相关协定,您需要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什么?”何琪涵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珠海的号码?这不可能!我一直在西安上学,连珠海都没去过,怎么会在那里办卡?”

“我们理解您可能对此并不知情,何女士。”对方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该号码确实登记在您的身份信息之下。为保障香港及内地的通讯安全,若此事无法得到及时澄清和处理,我们将不得不依据规定,暂时冻结您的港澳通行证,直至事件调查清楚。”

港澳通行证!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何琪涵的心。她还想着下个假期和室友一起去香港跨年,感受维多利亚港的烟火,通行证要是被冻结,一切计划都将泡汤!她瞬间想到了新闻里那些层出不穷的身份盗用案件,难道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那…那我现在该怎么办?”何琪涵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请您不要过于担心,何女士。”对方似乎很擅长安抚情绪,“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您立刻向号码登记地,也就是珠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考虑到您目前身处内地,可能不便前往,我们可以为您启动紧急协调机制,尝试将电话直接转接至珠海市公安局负责处理此类案件的警官,由他们为您进行线上初步报案登记。”

“直接转接公安局?”何琪涵的理智告诉她这听起来不太对劲,政府部门的流程哪有这么“丝滑”?但“冻结通行证”的威胁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她不敢轻易说“不”。

“是的,这是我们与内地公安机关协作处理紧急跨境事务的绿色通道之一。请您稍候,我为您转接。”

电话里传来几声短促而清晰的模拟转接音。几乎是瞬间,一个带着明显南方口音,语气威严的男声响起:“喂!珠海公安!报案人什么情况?”

何琪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深吸一口气,将刚才“入境处”人员告知的情况,条理清晰地向这位“警官”复述了一遍。

第二章:漫长的“笔录”与意外的终结

“何琪涵是吧?”这位“警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你的身份证平时怎么保管的?有没有丢失过?有没有把复印件给过不熟悉的人?最近有没有点过什么不明链接?”问题一个接一个,密集得让她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

何琪涵努力回忆着,小心翼翼地回答。这位“警官”不仅问得详细,还时不时地“教育”她几句,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太差”、“网络安全这根弦要时刻绷紧”,俨然一副经验丰富、忧国忧民的老警察形象。

这通电话仿佛没有尽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宿舍楼道里传来同学们说笑打闹的声音。何琪涵感觉自己的耐心和精力都在被一点点消耗。她开始觉得不对劲,这位“警官”虽然语气严厉,但盘问的内容似乎总在原地打转,而且,那种刻意营造的威严感,反而让她觉得有些虚假。

就在她的疑虑如同藤蔓般悄然滋生时,电话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喂?喂?警官?”何琪涵对着寂静无声的手机喊了两声。无人回应。

她愣住了,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又看了看那张插在副卡槽里的香港SIM卡。原来是高昂的国际漫游费,在她与这位“警官”滔滔不绝的“笔录”中,悄无声息地耗尽了卡的余额!

一阵荒诞感涌上心头,她差点笑出声来。这场让她心惊肉跳的“跨境大案”,竟然是被移动的计费系统给强行画上了句号?

第三章:求证之路与最后的清醒

虽然电话意外中断,但“通行证可能被冻结”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何琪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网络上搜寻线索。她先是查了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仔细阅读了港澳通行证相关的管理规定,没有发现任何因他人盗用信息而直接冻结证件的条款。随后,她又浏览了香港入境处的官方网页,试图核实之前那个“职员”报出的工号——格式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根本找不到具体的职员列表。她又查询了所谓的电话注册地的地址,那里可是一个医药公司。

“必须打电话给官方确认一下!”她下定决心。可拿起手机,才想起那个残酷的现实——没话费了!恰好这时,舍友喊她一起去上晚上的选修课。时间紧迫,她只能暂时把这件事压在心底,抓起书本匆匆离开了宿舍。

那节讲西方艺术史的选修课,何琪涵听得心不在焉。教授在讲台上描绘着文艺复兴的辉煌,她的思绪却飘到了千里之外的珠海、香港,以及那通疑点重重的电话。

下课铃一响,她几乎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咬着牙,给那张中国移动的香港卡上贡了50港币。钱刚充进去,手机立刻就响了,仿佛算准了时间。

何琪涵的心猛地一跳,但当她看清来电显示时,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不再是之前那个+852开头的号码,这次打来的电话号码简直像个“联合国”——有+86开头的内地号码,甚至还有一个陌生的+1开头的北美号码!

这一刻,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都找到了答案。哪有正规的政府部门会用这种万国牌的号码联系当事人?这分明是骗子在之前的号码失效后,动用了改号软件或者其他号码资源在进行“夺命连环call”!

“骗子!”她低声啐了一口,手指果断地按下了挂断键。之后所有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她都毫不犹豫地拒接。

但为了彻底安心,她还是用刚充值的钱,拨打了香港入境处官方网站上公布的那个查询热线。电话接通后,是长得让人失去耐心的自动语音提示和层层菜单选择。好不容易熬到转接人工服务的环节,听筒里传来的却是长达数分钟的等待音乐,最终,一个温柔的女声提示:“对不起,所有线路正忙,请稍后再试。”

虽然未能直接与人工客服对话,但这符合常理的漫长等待和“线路繁忙”的提示,反而像最后一颗定心丸,让她彻底确认了之前的遭遇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骗局。骗子那“高效”的转接、“随时待命”的服务,在现实的官方流程面前,显得如此虚假可笑。

最后,何琪涵还是去了一趟警察局。民警在听完她的叙述后,表示由于没有造成实际财产损失,且涉及跨境因素,立案侦查难度很大,建议她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将接到的诈骗电话号码一一进行举报,并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走出警察局,夜风习习,吹散了何琪涵心中最后一丝阴霾。她庆幸自己最终没有上当,但也为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而感到一丝后怕。她打开手机,认真地在国家反诈中心APP上举报了那些来自+852、+86、+1的陌生回响。

这场突如其来的电话惊魂,像一场突兀的乱入,扰乱了她平静的校园生活,也给她上了一堂关于警惕与求证的生动一课。未来的路还长,而这堂课的学费,幸好,只是一点点话费和虚惊一场。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